首頁 > 神經科症 > 頸性眩暈 |
疾病概述
頸性眩暈是由於來自於上頸椎本體感受器的不正常衝動傳入前庭核所致。以下幾點與頸性眩暈相關: 臨床表現: 1、眩暈 可為運動錯覺性眩暈,也可為頭暈、晃動、浮沉感,多在頸部運動時發生;有時呈現坐起或躺臥時的變位性眩暈,少數可出現耳蝸症狀。 2、頸和(或)枕痛 多在晨起時發生 3、頸神經根壓壓迫症狀 手機臂法、感覺異常、無力、持物不自主的墜落。 4、可有咽異物感,視覺症狀。 疾病病因引起頸性眩暈的病變: 1、頸椎骨質損害 如頸椎退行性改變、骨質增生、炎症、外傷等。 2、頸部軟組織病變 如頸肌損傷,風濕性頸肌炎、頸部關節囊腫脹、外傷,椎間盤突出、韌帶損害、神經根炎、神經根損害等。 3、頸椎凝滯 為頸椎段性功能障礙。該處運動受限後傷害感受反射引起的症狀,因頸椎負荷過重或不當所致。 治療方案 1、病因治療 主要以頸椎外科治療為主,包括頸石膏固定,頸牽引及必要時手術等。 2、針對內耳血供障礙,改善內耳微循環 常用藥有地巴唑、菸酸、培他定、氟桂利嗪、複方川芎嗪、複方丹參片,都可喜等,降低血液粘滯度,可用雙嘧達英、阿司匹林等。 3、前庭鎮靜劑 常用地西泮、異丙嗪、苯海拉明等。 4、頸部凝滯者 可用理療、普魯卡因椎旁注射,服用非甾體類解熱鎮痛時,首發治療應慎重。 5、改變不良臥位 枕頭不能過高或過低,睡眠時,除頭部著枕外,應使肩部上部也著枕,頸部常操練。 |